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Thoughts
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M643028
课程学分:32学时,2学分
适用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开课学院:248cc永利集团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员工通过学习当代社会思潮中的若干重要专题,对相关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形成认识,并以此深入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状况及未来方向。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
第一章 社会思潮的基本含义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第三章 社会思潮的形成、流变及作用
第四章 社会思潮的传播
第五章 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
第六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引领社会思潮的经验与启示
第七章 我国高校改革开放以来应对社会思潮影响的过程与策略
第八章 西方国家应对社会思潮的方式及其启示
第九章 社会思潮与青年价值观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
第十章 社会思潮涌动中的青年教育途径
要求:
了解当代社会思潮概况,理解各专题相关观点,在实践中自觉运用所学理论。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五、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暂不安排。
六、本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课外研读思想史及社会发展理论相关文献,并做读书笔记或讨论心得。
七、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
在员工自学基础上,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八、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为开卷考试。成绩构成:期末考试+平时考勤、表现。
九、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社会思潮专题研究》,邓卓明主编,2012年第1 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社会思潮怎么看》,王燕文主编,2015年第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十、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
 
  
   章节  | 
   内容  | 
   总学时  | 
   讲授课时  | 
   讨论、论文、实验、设计  | 
   备注  | 
  
  
   第一章   | 
   社会思潮的基本含义及研究意义  | 
   3  | 
   3  | 
      | 
      | 
  
  
   第二章   | 
   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 
   3  | 
   3  | 
      | 
      | 
  
  
   第三章   | 
   社会思潮的形成、流变及作用  | 
   3  | 
   3  | 
      | 
      | 
  
  
   第四章   | 
   社会思潮的传播  | 
   3  | 
   3  | 
      | 
      | 
  
  
   第五章   | 
   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  | 
   4  | 
   3  | 
   1  | 
      | 
  
  
   第六章   |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引领社会思潮的经验与启示  | 
   3  | 
   3  | 
      | 
      | 
  
  
   第七章   | 
   我国高校改革开放以来应对社会思潮影响的过程与策略  | 
   3  | 
   3  | 
      | 
      | 
  
  
   第八章   | 
   西方国家应对社会思潮的方式及其启示  | 
   3  | 
   3  | 
      | 
      | 
  
  
   第九章   | 
   社会思潮与青年价值观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  | 
   3  | 
   3  | 
      | 
      | 
  
  
   第十章   | 
   社会思潮涌动中的青年教育途径  | 
   4  | 
   3  | 
   1  | 
      | 
  
 
 
大纲撰写人:刘利
学科、专业负责人:刘喜珍
公司负责人:张加才
制(修)定日期: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