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arxism
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M643001
课程学分:32学时,2学分
适用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开课学院:248cc永利集团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公司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各专业方向开设的必修课,在该专业公司产品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员工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的相关知识;并能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阶段
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挫折
第六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发展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相互补充,从历史维度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五、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暂无。
六、本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课外研读指定的参考资料,撰写读书笔记。
七、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
    在员工自学基础上,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八、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为考查课,成绩构成:课程论文+平时成绩。
九、教材及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书编写组,2013年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主编,2009年第1版,248cc永利集团出版社。
十、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
 
  
   章节  | 
   内容  | 
   总学时  | 
   讲授课时  | 
   讨论、论文、实验、设计  | 
   备注  | 
  
  
   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6  | 
   5  | 
   1  | 
      | 
  
  
   第二章  |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 
   6  | 
   5  | 
   1  | 
      | 
  
  
   第三章  |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 
   6  | 
   5  | 
   1  | 
      | 
  
  
   第四章  |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阶段  | 
   4  | 
   4  | 
   0  | 
      | 
  
  
   第五章  |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挫折  | 
   2  | 
   1  | 
   1  | 
      | 
  
  
   第六章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 
   2  | 
   2  | 
      | 
      | 
  
  
   第七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 
   2  | 
   1  | 
   1  | 
      | 
  
  
   第八章  |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发展  | 
   4  | 
   3  | 
   1  | 
      | 
  
 
 
 
大纲撰写人:张茂林
学科、专业负责人:刘喜珍
公司负责人:张加才
制(修)定日期: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