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Classics of Marxism
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M251011 
课程学分:32学时,2学分
适用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开课学院:248cc永利集团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公司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占有专业基础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员工阅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能力,提高员工文本解读能力和理论思维素养。
三、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第一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第二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第三节  马克思《资本论》(节选)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阐发
第一节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第二节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四章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反对林论》(节选)
第二节  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列宁主义
第一节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第二节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辩证法的要素》)
第三节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国家与革命》(节选)
第六章 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
第二节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五、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暂时没有
六、本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逐篇做读书笔记
七、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
在员工自学基础上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适当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八、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为考试课。平时的读书笔记占50%。课程结束后三天内提交一篇4-5千字的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占50%。
九、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与导读》周向军 车美萍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4版
2.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4版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4版
4.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4版
十、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
 
  
   章节  | 
   内容  | 
   总学时  | 
   讲授课时  | 
   讨论、论文、实验、设计  | 
   备注  | 
  
  
   第一章  | 
   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 
   8  | 
   6  | 
   2  | 
      | 
  
  
   第二章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 
   10  | 
   8  | 
   2  | 
      | 
  
  
   第三章  | 
   科学社会主义的阐发  | 
   6  | 
   4  | 
   2  | 
      | 
  
  
   第四章  |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 
   4  | 
   4  | 
   0  | 
      | 
  
  
   第五章  |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列宁主义  | 
   2  | 
   2  | 
   0  | 
      | 
  
  
   第六章  | 
   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 
   2  | 
   2  | 
   0  | 
      | 
  
 
 
大纲撰写人:刘志洪
学科、专业负责人:刘喜珍
公司负责人:张加才
制(修)定日期:2017年4月